当前位置:茶恩阁 > 茶百科 > 大津口茶

大津口茶

浏览数:

泰山雷震茶是什么茶? (一)

泰山雷震茶是什么茶?

最佳答案泰山雷震茶,惊蛰以后,春雷响过,方可采摘。而采摘的最佳时间应在每次打雷之时,暴雨来临前后,一年只采四次,因采摘季节的不同,品质亦有春雷、响雷、惊雷、隐雷之分,其中以春雷震最为珍贵。泰安市泰山雷震茶有限公司位于素有“泰山后花园”之称的泰山景区大津口乡范家庄村,2002年公司注册。

泰山雷震茶的传说:

自古名山出好茶。五岳之首的泰山,位于州东方,是谓光明和生命之源的风水宝地,属五行之木,四时之春,八卦之震,五色之青。千百年来,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泰山汲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铅梁孕育了“江北第一佳茗”--泰山雷震茶。泰山雷震茶以它那云行雨施、品茗留香的特质韵味,自古备受皇帝贵族、文人墨客青睐,有“泰山神茶”和 “雷震清火芽”之美誉。

说起雷震茶,还有一个传奇来历、有趣典故哩! 相传从三皇五帝起,便不断有王公贵族来朝拜泰山,祈福纳祥。他们的朝拜泰山真实意图还有一个,就是来“首冲天下第一山”寻找延年益寿的仙草,只不过是都秘而不宣罢了。到周朝时,先后来过泰山的便有曹、鲁、莒、魏、宋、莒、滕、邾等诸侯国和附庸国的国君或重臣。秦始皇早知道这件事,也想来泰山寻仙探宝,只不过连年征战,他实在无暇东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大秦王朝。这时候,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神州巡游。 这天,秦始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黄旌蔽日,兴师动众来到泰山东麓,安营扎寨。第二天文武大臣左右随从安排轿夫准备停当,欲将天子抬上泰山,不料秦始皇轻轻一句:“今日就不登顶了吧。”众官员纳闷,但都知道天子的刚烈脾气,也不敢多问。只见他早早起来,轻装便服,只带三五随从,说要到周边走走。

原来秦始皇观山察水,发现这一带气象非凡,颇有仙气,便决定在这儿巡查造访一番。不知不觉翻过了几道岗,走出几里地,来到一处山峪口。只见眼前一高山耸入云端,与泰山主峰遥遥相望,山脚几间茅舍,炊烟袅袅,茅舍旁左有悬崖壁立,右有巨石遮地,其间有清泉汩汩冒出,问当地山民知道这山叫青山,这峪叫鼓石峪(今古石峪)。鼓石峪的由来是因为那块巨石:据说这巨石是玉皇大帝的天鼓,每逢春夏雷雨交加、电闪雷鸣之时,巨石便会“咚、咚”作响,那是天兵天将在击打天鼓,为天公雨神助威。“好一个仙境之地”,秦始皇循着炊烟,沿着大树参天,长草齐腰,蜿蜒崎岖的小道来到天鼓石旁。只见这里雾霭氤氲,泉水灵动,老树古藤,奇花异草,一时龙颜大悦,心想:胜景自有稀罕物,仙草必生不凡处,这次说不定会得到那些先他而来的王公们未曾得到的宝物。正这么寻思,忽见一位老者,肩扛月牙板锄,挑着一竹编小篮,款款而来。老者皓发素颜,长髯及胸,似道如仙,好一位美髯公。秦始皇这位见多识广、久经沙场的“马上皇帝”,一腔激情在胸,眼前此情此景,真想吟诗几句,可一时又想不起合适的词语,便走近老者,作揖施礼,老人也回了礼。这时秦始皇才“识得这庐山真面目”:但见老人眼眉寸长,美髯垂胸,双目炯然,两腮红润。简直把秦始皇惊呆了,忙问老人贵庚,老人说:“您听说过邹忌这人吧?那年他来泰山时,俺正年轻哩,还在我这里住了几日,后来特意从临淄捎来一柄齐国铸的钢剑给俺。好人哟!”老人叹曰。秦始皇暗道,自己满打满算才51岁,邹忌不就是被齐威王拜为相国的大贤人吗?那可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也就是说,如今的这位美髯公,至少也是一百几十岁的人了。秦始皇遇到了“高人”, 便不再藏着掖着,干脆挑明了身份,并问起老人的长寿诀窍。美髯公世面见得多了,听说眼前这位是统一六国、威震四海的天子,并不感到惊讶,也没有告诉他长寿的诀窍,而是邀他到天鼓石旁的茅舍饮水小憩,秦始皇走路走者激歼得正口渴,便欣然来到茅舍落座。只见美髯公掏出火镰打着火,从旁边山泉里取水烧了,将一把树叶泡进锅里,然后舀了一碗给他。秦始皇端着碗,察颜观色,在水气氤蕴之中,碗里的叶芽渐次舒展开来,那一片叶一个芽,就像一杆枪一面旗,鲜嫩而肥厚,随着水气的升腾,在碗中轻轻飘动,缓缓沉浮,那汤色清澈,晶莹碧绿,令人赏心悦目。秦始皇小抿了一口,咦,圆滑甘润,回味醇美,好个爽口清心?缓缓咽下,两颊舌尖顿觉溢溢生津,回味悠长,唇齿留香,浑身沁出细细汗珠,眼睛也乍然明亮;一碗喝下去,沁人心脾,思绪飞扬,筋骨舒展,疲惫顿消。这是咋回事呢? 美髯公见秦始皇好奇又纳闷,便领他又来到天鼓石旁,顺着美髯公的手指望去,但见天鼓石之上,石崖的隙缝间,盘根错节地生长着一棵虬曲老树,那树心已成空洞,但连着的半面树干仍支撑着偌大一个蓊郁树冠。美髯公说:“刚才您喝的便是这树叶浸泡的水,从我爷爷那时起,我们就一年四季喝这种水”。美髯公便细细向秦始皇讲述了这“叶子水”的由来:那年突发大瘟疫,泰山周边死了不少山民,爷爷从青山上刨来各种草药给山民治病,始终不见效。一天,爷爷到天鼓石旁的山泉取水,忽然阴云密布,昼如夜黑,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爷爷取了水急忙往回赶,猛然一个震雷在天鼓石上炸响,借着电闪的一瞬,爷爷看到这棵千年老树风吹不倒,雷击不垮,雨打叶更翠,而且叶儿比平时更加娇翠鲜艳,分外妖娆,便想,早就听说这千年老树灵性十足,生命强健,我何不采点树叶回去,或许能治愈乡民的瘟疫。爷爷冒着雨,顶着头顶上空霹雷的炸响,爬上“咚、咚”作响的天鼓石,攀上这棵老树,采回树叶,忙熬制成汤,染瘟疫的乡民喝了,不几天山民的瘟疫果然好了。从那时起,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便年年在电闪雷鸣的时机采摘树叶,泡水一家人喝,身体从来没有病,他们的寿限都达到一百多岁。我打小时候便饮用这“叶子水”,因此比老辈们身体更壮,也更长寿。

怪不得这美髯公如此仙风道骨,原来是这般缘由,秦始皇豁然开朗,兴致更高,对美髯公说:“普天之下珍馔名品我食用无数,长生仙草朕寻遍四方,不曾想在这里找到,真乃不虚此行!也难怪,这千年老树,终年受泰山雾云雨露的滋润,吸纳着天地交泰的灵气,又有这古老山泉的浸润,它能不醇厚馨香吗?它能不护脏器养精血吗?” 秦始皇问美髯公:“朕饮的这茶也是雷雨时采摘焙制?”美髯公说:“是的,这茶惊蛰以后,春雷响过,方可采摘,而采摘的最佳时间应在每次打雷之时,暴雨来临前后,一年只采四次,因采摘季节的不同,品质亦有春雷、响雷、惊雷、隐雷之分,其中以春雷震最为珍贵。” “那你这佳饮可有名?”美髯公说:“不曾取名,能否请陛下赐名?”秦始皇思忖了一番说:“木生草(叶)为茶,既然是雷雨交加时采摘,叫雷震茶如何?”美髯公连连说好谢恩。秦始皇说:“朕为你取名,你送我些茶如何?”美髯公说:“我虽是齐鲁人士,但早听说您扫六国,统一神州,结束了战乱,举国之内,书同文车同轨,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而我们这里战争连年不断,百姓生灵涂炭,您说这何年何月是个头啊?您是真正的千古一帝,我打心里敬佩,别说这次送,就是年年送也行啊”。 秦始皇满意的笑了,一位是天子,一位是山民,就这样成了朋友,这也真是件稀罕事。 秦始皇已出来几个时辰,让随从带上雷震茶,告别了美髯公。两天后他登上泰山,完成了朝拜泰山祈祥纳福的夙愿。

秦始皇在这次东巡中,为显示其唯我独尊的帝王气派,不听众臣的再三劝阻,先是在金陵(今南京)下令削低钟山,削掉金陵的“天子之气”,挖河引水穿过金陵, 挖的那道河就是今天的秦淮河;接着来到海边,到了天尽头(今荣成成山头);随后又朝拜泰山,登上极顶(玉皇顶)。或许是巧合 ,或许是长年征战,积劳成疾,就在这次东巡的归途中,秦始皇在平原津(今属河北省)驾崩。这位天子,终未有福气享受这雷震茶的仙气滋润,不能不说是永久的憾事,但秦始皇和泰山雷震茶的故事却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岁月如水,日月如梭,似乎转眼间两千多年过去了。从秦皇汉武,至宋元明清,朝代更迭了数十个,泰山雷震茶依然年年发来月月长。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泰山居住四年,一次偶然得机会喝了雷震茶,赞不绝口,及至爱屋及乌,年年必到鼓石峪,天天必喝雷震茶,有一次还请来照相师傅,与茶农留下一张合影小照。直到离开泰山多年,还常常提起他所钟情的泰山雷震茶。泰山雷震茶滋补着一代代泰山人,这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山民们,长寿老人辈出,至今还在沾着泰山雷震茶这“仙草”的光。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茶恩阁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大津口茶
本文地址:https://www.entea.com.cn/cbk/18850.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