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茶恩阁 > 茶与健康 > 茶叶的源头

茶叶的源头

浏览数:

天台山云雾茶的历史传说 (一)

天台山云雾茶的历史传说

最佳答案天台山区,山高多雾,种茶历史悠久.据《天台山全志》记载,早在东汉末年,高道“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山”。南朝陈高僧智者大师居华顶、天封,戒酒坐禅,钦茶驵睡。其徒智藏献茶,为隋炀帝治疾。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著录: “生赤城者与歙同”, “石桥诸山亦产茶,味清甘,不让他郡”。天台山云雾茶随佛教东传。公元804年,日僧最澄来天台山拜师学法,回国时带去茶籽,播种在比睿山,人称“日吉茶园”。南宋时,荣西二度来山,被誉为“佛天雨露'、 “帝苑仙浆”的云雾茶的种、制方法再度东传。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写道: “登天台山,见青龙于石桥,拜罗汉于讲峰,供茶汤现奇,感异花于盏中”,“茶是养生之仙药,延年益寿之妙术”。他积极宣传、推广种茶和吃茶,被誉为日本的陆羽。

悠久的植茶历史

天台山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最为著名的产茶区之一,在中国茶叶、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写有浓重的一笔。

“丹丘羽人轻棚模蠢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唐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天台山种茶最早始于神话传说,西晋王浮《神异记》中记有:虞洪入天台瀑布山遇丹丘子赠以大茗的故事。而有文字可考的记载则可上溯到东汉末年,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距今已有1700余年,这是浙江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之地,“葛仙茗圃”也就成为浙江茶文化之源头。

至唐宋时期,茶树种植已遍布全县各地。日本僧人圆珍(公元814—891年)在《行历抄》中记载天台山“云雾茶园,遍山皆有”。茶圣陆羽曾亲至天台山考察,在其所著的《茶经》中载:“台州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宋《赤城志》载,桑庄《茹芝续谱》云:天台茶有三品,紫凝为上,魏岭次之,小溪又次之。唐张又新《煎茶水记》称:天台瀑布山之水为天下最宜沏茶之第十七水,至今紫凝瀑布边的悬崖上仍留有“天下第十七水”摩链陪崖石刻。

茶叶海上之路

天台山是中国茶叶、茶文化传往世界各地,尤其是东传日本、朝鲜半岛的发源地。曾“形成一条从古老的天台山经古越国都绍兴到古明州(宁波)出海东渡的茶叶‘海上之路’,天台山传播的茶种不仅成就了世界级的名茶‘西湖龙井’,更成为日本、韩国茶叶栽培及茶道文化的源头。”(刘枫《浙江名茶处处香》)

早在南朝谢灵运引天台山茶种植于杭州灵隐香林洞一带,开杭州种茶之先声,最终形成了现今名贯四海的西湖龙井茶。(《西湖全书》中的《西湖龙井茶》分册开篇就开章明义“西湖茶树天台来”)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唐朝时两国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空前发展,据记载,从唐贞观四年(630年)到昭宗元年(849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达19次之多,许多僧人也随之入唐求法。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至天台山国清寺,师从道邃和行满,次年回国时,带去天台山茶叶与茶籽,种在近江(滋贺县)比睿山东麓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如今日吉神社附近的池上茶园内还矗立着一块高大的《日吉茶园之碑》,记载了最澄在天台山携回茶种辟园种植的历史,这也是中国茶种传往国外的最早文献记载。

与最澄同年入唐的日本另一位高僧空海,先在长安青龙寺从惠果学法,公元806年从长安来到天台山国清寺继续学法,回国时同样带回天台山茶籽分种日本各地,大唐饮茶之风和茶文化从此扎根日本。

万年寺,位于天台山万年山,曾名列中国佛教禅宗五山码渗十刹之一,在天台山茶与茶文化东传日本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荣西禅师第二次来华至天台山万年寺师事万年寺虚庵怀敝,留居二年五个月,其间,荣西深入万年山、石梁一带茶区,了解种茶、制茶技术和煮茶泡茶方法、茶道文化及其功效。绍熙二年(1191年)荣西回国时,带去大量天台山茶种,一路将茶籽分种于平户、肥前、博多等地,荣西还将茶籽送给京都栂尾高山寺明惠上人,明惠将其种植在寺旁。日本建久三年,荣西用汉文写就被誉为日本“茶经”的《吃茶养生记》一书,大力提倡饮茶养生,被后人誉为日本“茶圣”,并奠定了现今日本茶道。如今日本平户市木引街富春庵旁立有“荣西禅师遗迹之茶园”,京都拇尾高山寺立有“日本最古之茶园”碑。

端平二年(1235),日僧圆尔辨圆入宋求法,登天台山寻根访祖,亦带回天台山茶籽,播于日本静冈,成为现今日本最大的茶叶产区,年产茶叶总量占全日本茶叶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据韩国最早历史文献《三国史记》(1145)卷十《新罗本记》记载:新罗兴德王三年(828),唐文宗召见遣唐使金大廉于麟德殿,并赠予天台山茶种籽,金大廉带回茶种籽,始植于韩国全罗南道地理山(今智异山),其地立有“茶始培地”之碑。1999年浙江大学茶学系韩国留学生李恩京以《中国天台山和韩国智异山茶树比较形态学的研究》为题,经三年研究,最后得出韩国智异山茶树原于天台山的结论。

自1978年12月,《人民中国》杂志第十二期发表了特辑文章——《茶的东传和荣西和尚》,记述了八百多年前日本荣西禅师两度入华到天台山求法,并将天台山茶种和饮茶习俗传至日本的史实,高度赞扬了他为中日两国间的友好交往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来,日本、韩国每年均有各界人士前来天台山寻找茶祖与茶道之源。1988年3月,日本静冈电视台为庆祝建台20周年和缅怀最澄、荣西、圆尔辨圆等人将天台山茶种带去日本的功绩,专程来天台山拍摄电视专题片《茶叶之路》;2002年日本茶道里千家谈交会福冈支部新青年联络会在国清寺七佛塔旁栽植“御奉茶纪念”茶园。天台山云雾茶已成为中日、中韩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象征。

陕西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二)

最佳答案陕西的茶文化在唐代及唐代之前有很高的历史地位。江南茶文化的发展与陕西茶文化的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第一,居住在陕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核碰早种茶、用茶的民族

巴蜀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历史位置已有定论,“巴先蜀后”也已为学界认同。在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因此,巴人种茶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汉唐时期因大规模移民的历史机遇陕西得饮茶风气之先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推断“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人取蜀第一次在公元前316年,即秦惠王更元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灭蜀后徙奏民10000户到蜀地。公元前316年时蜀人已开始种茶、饮茶,并将此艺能传授给迁入蜀地的秦人。

第三,陕西茶业历史悠久并在中国茶业发唤氏卜展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西北五省惟陕西产茶,陕西茶的主产地又在陕南的汉中等地,唐宋时期茶不仅是陕南农户衣食的重要来源,朝廷也奈此开辟财源和扩充军备。明代的汉中是陕南茶和蜀茶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汉中茶的产量最高达到500万斤***1557年***,合2500吨。

第四,陕西是历代封建王朝“茶马交易”国策的实施地和重要市场

早和穗在唐贞元末年,朝廷为了固边,扩充军队需大批马匹,用于装备骑兵和运输粮秣,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又大批茶叶,鉴于双方的需求互补,朝廷适时的设立边贸市场,用茶叶与西北的少数民族换马,开了茶马交易之先河。

第五,唐代长安的宫廷茶文化辐射全国并确立了茶的国饮地位

中唐以后,茶道大行于天下。一般说来,中国数千年里皇权中心即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发生中心,总是皇帝左右朝廷,京都领导全国。陕西长安作为大唐建都之地,成为一切文化现象的发源地和聚焦点而辐射全国,茶文化也不例外。

第六,法门寺唐代地宫系列宫廷茶具的发现是中国茶史划时代的事件

地宫茶具的文化质点是三教融合,较明确地体现了佛教茶文化与宫廷茶文化的相互沟通;标明了博大精深的大唐茶文化的历史源头和最高层次,填补了茶文化史研究的空白,为唐代茶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

第七,因长安宫廷茶文化而出现的贡茶之制对中国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肃宗至德二年陕南茶被选为贡品,这无形中培养了其的“精品意识”, *** 了茶农们培植名品的积极性。于科技方面言,唐代植茶技术、制茶技术、储茶技校乃至旁及茶具制造的工艺、产品包装的不断改进无不与贡茶之制有关。

第八,中国茶文化在海内外传播唐代长安是最重要的中心

唐代茶叶的出口量很大,沿丝绸之路输往中亚、东南欧和北非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外贸的主体商品之一。明、清至民初,陕西茶在大西北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且仍旧沿着丝绸之路运销西亚伊朗、土耳其、 *** 、伊拉克,及北非的埃及、得黎波里、突尼西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

曾踏上丝绸之路风光过,曾领导饮茶新潮流潇洒过,曾进贡朝廷高贵过,曾为朝廷交换战马荣耀过,曾稳稳占领大西北市场霸气过……曾是全国最早的茶区和茶叶种植中心,曾是全国茶文化的鼎盛地区和传播中心。陕西茶业和茶文化的历史地位,在中国茶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陕西茶文化的起源

对于国人饮茶的起源,以往学者多据成书于战国至汉代间的《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之记载,将神农氏与茶叶联络在一起。但据陈文华等学者的考证,今本《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关于神农氏“得荼”或“得茶”解毒的记载,类似的记载晚至明清时期才出现,所以,以往的研究多属以讹传讹。此外,以往学者所常引用证明“神农氏得荼”的《淮南子》等书中也仅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记载。目前看来,最早明确将神农氏与中国饮茶起源联络在一起的,是被称为“茶圣”的唐人陆羽。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七之事”中又引《神农食经》的“茶茗久服,人有力悦志”为佐证,明确提出神农氏是“茶之为饮”第一人。

神农氏最早见载于春秋时成书的《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以神农氏著称的部落,起源于古羌人,生活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其部落活动的时段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7000年。据《庄子·盗跖篇》的记载,神农时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这说明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考古证明,宝鸡地区是仰韶文化遗存较丰富的地区,发现文化遗址700多处。其中,又以北首岭文化最为典型。从北首岭发掘出土的5000余件文物和男男合葬、女女合葬的墓葬制度来看,它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比较繁荣的阶段。从时间和地域上判断,北首岭文化很可能是由神农部落所创造的。而考古工作者在当地所发现的人面鱼纹图,又可与《山海经》的神话互为印证。北首岭文化形态持续1000多年,后来的炎帝文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时代,神农氏作为部族推崇的首领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应是女性。

此外,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又有“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先秦以前的著作一直把神农氏与炎帝神农氏分开。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世经》将神农和炎帝神农氏合并记载,而将神农氏与炎帝视为一人。此后,古籍多把两者合称为“炎帝神农氏”。但经过笔者考证,发现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最早活动在陕西渭河流域的两种前后既有联络又有区别的原始文化。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这是关于炎帝生长地的最早记载。此外,《水经注·渭水》《路史·国名》也都记载炎帝长于宝鸡。《帝王世纪》又载:“神农氏,母曰任姒,有乔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华阳”和“尚羊”分别指今天陕西华山亦即秦岭之南及宝鸡市南神农乡常羊山。郭沫若先生指出:“传说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据此推测,第一个炎帝神农氏是距今4700年左右在少典氏与有蠕氏家中诞生的。炎帝神农氏诞生时已属娶妻生子,知父知母,知子孙的父系社会,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这位神农氏及继承人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化、经济文化,功绩突出,被氏族尊为炎帝,尊号与氏合称为炎帝神农氏。

远古氏族部落时代,部落首领殁后,其部落继承人都沿用同一个名号,从而有了“八代炎帝”的说法。传统的说法炎帝共八世,有240到300年的时间。何光岳先生则进一步判断宝鸡姜水是八个炎帝中最早一位的诞生地,在这里正式由神农氏的名称被尊为炎帝,其他地方诞生的炎帝无疑都是他的后裔。第一代炎帝伊耆和第二代炎帝柱的故里在宝鸡,柱的后裔庆甲的故里在湖北,末代炎帝榆罔曾与蚩尤在涿鹿大战,此后,又在阪泉败于黄帝后,退往湖南。所以,笔者赞同张辉杰、路笛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炎帝、神农氏同源而非一人,炎帝始祖应为神农氏,而神农氏则是炎帝族早期首领的泛称。神农氏族的发展历程应为:神农氏***母系社会***—少典氏***父系社会***—炎帝族—炎帝神农氏。

通过上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知“尝百草”“得荼”的人应是母系社会的神农氏,而不是少典之后的炎帝神农氏。由此看来,通过生活在陕西宝鸡地区的神农氏,陕西已经与中国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学者以往多系于巴蜀或云南。学者之所以忽视《淮南子》及《神农本草经》等书中神农氏在关中地区“得荼”的记载,多是因为他们认为近代关中不出产茶叶,也不具备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不过,陕西在远古时期完全具备茶树生长的气候、地理条件。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史料记载加以分析。秦岭山麓作为茶叶的适生区,历史由来已久。《诗经》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等,都是描写古周原一带的诗句。这些诗句中多次出现的“荼”字,古代诸多字书和典籍明确指出:“荼”就是四季常青的茶,非苦菜一类的小草。《诗经》关于古周原一带“荼”的记载,应该是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其次,我们可以从气候变迁角度分析。考古发现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中有竹鼠的骨骼遗迹,表明仰韶文化时期关中气候温暖,具备茶树生长的条件。目前,在秦岭北麓终南山下还发现有几十株半米高的茶树。再次,我们可以从秦岭丰富的物种加以分析。陈宗懋先生《中国茶经》在论证“神龙架”为神农氏“得荼”之所时,认为“神农架包括茶在内有130多种药材,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但神农架的物种量与秦岭显然不能同日而语。秦岭已发现草药3291种,仅太白山就有640种。而且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全国有291科、秦岭包括山茶科在内有188科,占全国的64.6%。陕西比神农架更具备神农开创人类茶文化先河的条件。因此,神农氏在陕西秦岭一带“尝百草”“得荼”与历史记载是吻合的,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二、西周时期的陕西茶文化

根据《周礼》记载,西周宫廷设定“掌荼”官职,说明周王室已把茶事列为国礼,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茗饮之事”。随着时代的发展,“茗饮之事”逐步由王室礼仪转而下移,关中地区的诸侯大夫甚至普通百姓之家都形成吃茶、饮茶的饮食习惯。

《诗经》中《大雅·绵》《诗·邶风·谷风》《豳风·七月》是古代流传于关中西部古周原一带的民歌。《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其中,“堇荼”就是锦葵和茶两种植物混煮的茶食。《诗·邶风·谷风》也记载有“谁曰荼苦,其甘如荠”的说法。这里的“荼”,是指茶而不是苦莱。因为只有茶才会因制作方法或茶汤的浓淡不同,有苦有甘,苦菜的味不会有甘。而且在这两首诗中记载的植物、气候、风土人情、河流,都是陕西的事。如“泾以渭浊”“我有旨蓄”***储藏的腌菜和干菜***、“北风其喈”***疾貌***等。《豳风·七月》中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句,说的也是以茶为原料,煮作羹食。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期,陕西地区的百姓已经把茶作为日常食用品。

西周时期,除了陕西本身已经出产茶叶以外,与周族关系密切的巴人也将其地出产的茶叶进贡给周天子,丰富了陕西茶文化的内涵。

“巴”,是一个古老民族之名。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此外,在《山海经·海内经》《水经注》《汉书·地理志》《路史·国名纪甲》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古代巴人在江汉流域立国的资讯。对于巴国的疆域范围,《华阳国志》载为“东至鱼复,西至焚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活动范围包括今川东、川北、陕南、鄂西等广大地区。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看,汉水上游地区的城固、勉县、安康等地曾出土了史密簋、虎妞镦于、青铜乐器及巴式剑、戈、矛等众多巴国文物。这就说明陕南的汉水流域在西周时期是巴人主要的活动区域之一。

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巴国的出产的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鬼、巨犀、山鸡、白雉等特产,均需“纳贡”与周天子。对于巴国所出产进贡于周王朝的“果实之珍者”,包括了“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翦、香茗,给客橙、葵”。这段文字记述了巴国作为宗周的封国,把出产的茶叶等特产,作为贡品敬献朝廷的史实。《华阳国志》的这段记载,应是目前关于中国古代贡茶的最早记录,将贡茶的历史追溯到了西周时期。而该书中“园有芳蒻、香茗”的记载,证明巴国所进贡的茶叶属于园栽,而非野外天然长成,由此也可知巴人至迟在西周时期已经进入人工栽培茶叶的时代。作为宗姬的巴国,是中国最早的出产贡茶和人工种茶的地方。而通过纳贡的方式,陕西茶文化的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介绍一下中国的茶文化? (三)

最佳答案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的过程。

【基本茶类】

绿茶(不发酵);

白茶、黄茶(轻微发酵);

乌龙茶(青茶,轻中度发酵);

红茶(完全发酵);

黑茶(完全发酵,后发酵).

【加工茶类】

花茶和毕、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茶饮料。

一、茶树的学名:

茶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学分类上属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与庭园种植的茶花同属不同种

二、茶树的种类:

茶树有灌木、小乔木和乔木之分。栽培茶树多为灌木类,主要枝条都由根颈处分出,无明显的主干,树高1~3米。乔木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树势高大,达数米至十多米,我国云南等地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大茶树都属此类小乔木茶树介于两者之间,分枝部位较高,有明显主干,树势较高,在我国福建、广东较多

三、茶的化学成分:

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通常作为鉴定真假茶的成分指标

西自西藏自治区的察隅,东至台湾省东海岸,

南起海南省榆林和三亚,北到山东省荣成。

一、江北茶区茶树以灌木类型中绝喊小叶种为主,几乎都生产绿茶

二、江南茶区是中国最主要茶区,占总产量的2/3,品种以灌木类型中小叶种为主,也有小乔木。

三、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川重庆和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四、华南茶区积温最高,最适宜茶树生长。

一、抗氧化、抗衰老(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及各种维生素)

二、抗癌

三、增强免疫功能

四、调节血脂、血糖、血压及预防心血管疾病

五、抗辐射癌症患者因采用放射治疗而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症,如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遵医嘱饮茶后,有90%的患者放射病症状明显减轻

六、抑制有害微生物,EGCG对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七、抗龋齿

八、美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并棚野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杭州的茶文化起源 (四)

最佳答案证明杭州湾地区是茶树起源中心及华夏茶文化起源圣地

摘 要 在距今八千年前的杭州跨湖桥遗址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这意味着世界上终于有了一颗古老的茶树种籽,这是零的突破,证明世界上有茶属茶树种至少在八千年,比已知最早的云南2700年树龄的野生大茶树,大大提早了五千多年。这颗茶籽不仅是“茶树起源中心在杭州湾地区”的确证,还是人类在八千年前就已与茶有了联系的确证。而同时出土的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原始茶与茶釜,使世界饮茶的历史一下提前到八千年前!我们看到了八千年前的原始茶面貌,我们还可以借此破译远古茶的更多秘密。进而联系种种茶文化遗存,证据确凿地提出“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较完整发展环节证据的茶文化起源圣地”的新观点。

关键词 杭州湾出土;八千年前;世界上最早;茶树种籽;原始茶与茶釜;茶树及茶文化起源中心

一、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

(一)证明世界上有茶树至少在八千年

这颗极其珍贵而难得的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出土于2001年发掘的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T0510探方的第7层中,由于一直未引起考古人员的重视,只当作一般出土种实对待,故消息没有传开。直到2005年4月13日,我在翻阅新购之《跨湖桥》(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①时,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实》彩版四五页上突然看到一颗茶籽的图片及“茶Camellia sinensis”字样,真是非常震惊,几疑看错——我深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世界上终于有了一颗古老的茶树种籽,这是零的突破;而且它已有八千岁之久,证明世界上有茶属茶树种至少在八千年,比已知最早的云南2700年树龄的野生大茶树,大大提早了五千多年。

为了进一步核实,笔者特地去浙江省考古所,在原考察者郑云飞博士的帮助下,近距离地观察到这颗茶籽:其表皮呈黑褐色,略有炭化迹象,但并不粗糙,较为平滑;其形状为1.42×1.58厘米的圆形,种脐端微圆突,种脐处营养器官部分已消蚀为空,故呈现一条裂口。从种籽较圆,种脐位于圆中并呈圆突来判断,应为单室茶果(一个茶果中只有一颗种籽)的种籽;其外观,与今杭州地区的龙井茶树的单室茶果种籽形状非常接近,而体积大小,则完全相符合,而与皮糙个大的油茶子或西南某些较原始的大茶树茶籽差别较大。这真是很有意味的,值得更深入地追考研究。

(二)是“茶树起源中心在杭州湾地区”的确证

一般来说,可食叶的茶树属于山茶科(Theaceae)茶属(Camellia)茶树种(Camellia sinensis)。现已发现山茶科共有28属700多种,其中茶属有200多种,如山茶花种(Camellia Joponica)、茶梅种(Camellia Sasangua)等都是。茶属是山茶科中较原始的一个属,而据地质考察,至少在3000万年前的第三纪中新世,山茶科配弯植物已在长江中下游以南、云南东部等“南部南亚热带及热带植物省”出现(见中科院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宋之琛、李浩敏等《我国中新世植物区系》文,《古生物学报》1978年4期)②。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等在长期深入考察后,认为茶树起源中心在中国东部等地③;瑞典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最先为茶树定学名:Thea sinensis,意即“中国茶树”;然国内一般都认定茶树起源于云贵川鄂一带。

在这以前,唯在杭州湾南岸地区曾发现地质年代为第三纪的茶属叶化培没闷石一块,贵州晴隆县发现晚第三纪的一颗接近四球茶树种的种籽化石,但都无法确定是茶树种。因此,这颗茶树种籽,不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古茶树种证据,再加上茶属叶化石、中国东部说、以及自古至今文献等记载数浙江茶、茶事、茶俗一直早而多等综合因素,这茶籽还是推察者翻以往各种茶树原产地之说,成为“茶树起源中心在杭州湾地区”的确证。

(三)是人类在八千年前已与茶有了联系的确证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这颗茶树种籽出土于文化层中,是与橡子、陶器等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物一起发现的,是人类的采集物,而不是自然的遗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人类在八千年前已与茶有了联系的确证!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作进一步探索:很显然,跨湖桥人已对茶籽感兴趣,所以才会收藏它,而茶籽是没法食用的(苦涩得不得了),八千年前也无榨油的可能(且此茶籽也非油茶子),何况茶籽者,本就是茶的种籽,这是它最本质的特性,故其最大的可能应该是作种子采集储备的。推测当时跨湖桥人已开始喝茶叶之茶了,所以才会对茶籽感兴趣,也即,茶树已受到重视;而从其它种种信息及迹象分析,当时当地已有茶树已可以肯定,那么这颗茶籽应该正是跨湖桥人在八千年前已开始培植茶树的证据(虽说只有一颗茶籽,但它是历经八千年时光的幸存,从或然率角度来说,这一颗,已代表了当时至少有上千颗)。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茶之故乡,但一直说不清国人是何时开始喝茶的,众说纷纭,大胆的追溯至神农时代,也有赞同始于西周的,谨慎的甚至主张唐或三国魏晋。此类观点,基本上是依据对文献史料不加考辨的寻章摘句,而非研究。1980年代以来,笔者一直在对华夏茶文化之根作很深入的研究与追寻,通过对考古发现和民族文史等多方面资料的综合探析,认识到饮茶必起源于原始时代,并与古越人有关,1990年提出了“饮茶文化创始于中国古越人,可追源到新石器早期”的新论,引起史学界与茶学界的极大重视——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观点,一个颠覆性的论点,不是笔者别出心裁的创新,而是依据大量资料跨学科研究探寻所得出的扎实结论。

这一结论由于正确而渐渐被更多资料所证实,并还释疑了不少古老的茶文化谜团,因而已为许多深入研究者所信服与认同,称之为茶史研究上的一大突破,深刻地影响了茶学界,开辟出一片原始茶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与此同时,则是西周、三国、唐代等说的被摈弃。如此较前已有很大突破,但由于没有过硬证据,结论还停留在分析推论阶段,很难令人完全信服。不过只要观点正确,证据自然会慢慢聚拢来,跨湖桥出土的茶树种籽,作为茶史上可确认的最早茶树种实物,确凿地将有茶树及饮茶之始大大推前到至少八千年以前,杭州也因此在世界茶史上有了源头意义的明确而重要的地位。

二、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原始茶与茶釜

说到茶,须先说明:茶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众所周知的茶叶,一类则是“非茶叶”。

在跨湖桥T0411⑧层中出土了一件小陶釜,外底有烟火熏焦痕,器内盛有一捆植物茎枝,长度约5—8厘米,单根直径一般在0.3—0.8厘米间,共约20余根,纹理结节均很清晰,出土时头尾整齐地曲缩在釜底。显然,这是陶釜煮烧植物茎枝的遗迹,考古人员定其为中药及罐。然而,这捆植物茎枝,显然未经过炮制处理,也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药;且药性也无法确断。故只能称之为“煮烧一种汤液的植物茎枝”。至于这样的汤液是什么?相信熟悉民间饮食文化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茶”的,民间习惯将凡用枝叶和药草等煮成的益体饮料称为“茶”,可见其合适的称呼应当是“茶”。

多数人已不知古老的茶曾有用各种植物的根、茎、皮、叶、花、果等为原料煎煮出来的历史了。其实这类古老的煎茶如今在民间土俗中还有较多保留,如“葛根茶”、“桑枝茶”、“白杨树皮茶”、“槐树叶茶”、“玫瑰花茶”、“山楂核桃茶”等等。其中桑枝茶及赤柽柳茶皆用“带叶茎枝”为原料,而古风犹存的云南傣族等,则有将春茶树梢“连枝带叶”摘下,悬于火上烤香后放入茶罐内煎煮为茶的风习。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茶煎煮后的废弃物非常接近于该出土物的状态——经烘烤后外皮干紧的茎枝不易腐烂,而煮熟的叶子则已消亡。远古煮茶的原料是十分广泛的,因此,无论该出土物为何种植物,均不妨碍其为“茶”的性质,并且,该种出土植物无论药性如何,也都可归入“茶”的范畴之中。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茶与茶釜,使世界饮茶的历史一下提前到八千年前!我们看到了八千年前的原始茶面貌,我们还可以借此破译远古茶的更多秘密。

三、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较完整发展环节证据的茶文化起源圣地

跨湖桥出土的茶树种籽、及原始茶与茶釜,以无可否认的真实存在,证明了八千年前杭州已有茶树,人们已经喝茶。而我的系列研究早已指出(这里只能简要述之):“茶”是诞生于森林中的,故“茶”(古越语读若zo),最初是指“对森林的利用”,“杂”字还残留其遗意。因此,起初不仅许多食物等称作“茶”,就连房屋等也称为“茶”,如“舍”(古音so)等,即“茶”之遗呼;同样,“船”在古时又称“槎”(古音co,古不分z、c、s音),也是“茶”之遗呼。发展到后来,才集中称呼某些益身食物及原料乃至树等为“茶”。从“茶”可指称茶树、茶叶、茶汤等来看,其名称的含混不分,正是起于原始蒙昧时代的胎记。“茶”称呼的概念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森林中的一切被利用物——可生食动植物(基诺族凉拌生食茶、湖南三生茶即其遗韵)——以动植物原料煮烧的多汤食物(苗族打油茶、陇南罐罐茶、江南莲枣茶是其遗韵)——以植物等原料煎煮的饮料(如川贝莱菔茶、桑菊茶等)——以茶叶煮泡的饮料。

简而明之,“茶”大致经历了“森林——食物——饮料”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其中,“食物”及“饮料”前阶段,为“非茶叶之茶”;到“饮料”后阶段,才出现“茶叶之茶”。

从跨湖桥出土的茶与茶釜来推算,“非茶叶之茶饮料”大致出现在已发明煮烧器的数万年前,成熟于已有陶器的1万年前后;从八千年前就已有茶树来看,“茶叶之茶”的出现可推至万年前后;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打茶筒、丰富的茶崇拜遗迹等,分布于杭嘉湖地区距今约六千年的崧泽文化中出土了最早的擂茶钵来看,吾中华饮茶是诞生、丰富及成熟于杭州湾一带的(也即古吴越地区)。

茶文化起源非常古老,有着曲折漫长的历史面貌,杭州至今存留着源头意义上的较完整发展环节遗迹。如从“名随其主”来追溯,“茶”之音为古越语,则杭为越人;从茶诞生于森林来说,杭州自古流传着“龙井女茶祖与十八棵茶祖树传说”,是茶祖崇拜的信仰解释部分,类似佛教的经本,实即茶图腾原始宗教《圣经》遗存;而龙井山上还有古老的“胡公庙”受历代茶农祭祀,显然正是茶神庙;

而最近在杭州龙坞茶乡一座晚清茶商所建的“古雕花楼”的梁枋上,新发现一对“龙井茶供”雕刻:其下为颇有唐代风韵的“荷叶莲蓬碗”,其上是“二叶一芽的龙井茶青”,组合成以龙井茶青供茶祖的意蕴图案。而其旁还有一对供果实、一对供花朵的雕刻图案,共组合成“六合茶清供”雕刻图案。这与性爱嗜茶,有着浓郁茶图腾遗俗的土家族茶农,在造屋时要在梁木中央凿个眼,再用红布包上茶叶、米、银子、朱砂,并滴上酒,塞填于梁眼内,以祈茶图腾镇邪佑福的古俗,具有相同含义,是一脉相承的遗风;

旧时杭州茶乡,每年第一锅新茶炒好时,必须先恭敬地冲泡第一杯新茶,虔诚地敬奉在“灶神”面前,并在清茶旁放上一支翠柏,含祝愿:新茶炒如翠柏一般青绿,其中含有更远古深奥的茶图腾含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杭州确曾有原始的茶图腾崇拜存在过——茶图腾是人类森林时代的原始宗教;再从茶为食物追溯,则杭古有七家茶、立夏茶、阿婆茶、擂茶、豆子茶、绣茶等原始性状的食物茶,今“余杭咸茶”为其遗韵;若从茶为饮料追溯,则跨湖桥出土茶与茶釜为非茶叶饮料茶的最早证据,崧泽文化的擂茶钵及南宋杭人热衷吃的擂茶是其延续;“茶叶之茶”正是从这类茶中分化进化出来。

从茶图腾、原始茶、到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原始茶与茶釜、擂茶钵与擂茶④等,杭州已卓然成为世界上唯一有较完整发展环节证据的茶文化起源圣地!因此,跨湖桥出土的茶树种籽及原始茶与茶釜,是奠定杭州为“华夏茶都”的重要圣物,是确认杭州为茶树起源中心及饮茶发源地的重要证据,它们解释了杭州自古以来茶文化浓郁之根深流长缘由,让杭州茶文化因此而居有世界茶文化之祖的地位,杭州人对此尤其不可等闲视之!

黑茶的起源 (五)

最佳答案要想知道黑茶的历史,那就要从黑茶的源头开始说起:

有一种茶生长在重峦叠嶂,高山云雾之中祥困,平均海拔1200米;

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唐朝茶马互市的早期,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不仅是历代皇家贡品,更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黑茶的鼻祖;

这就是四川雅安藏茶,也叫边茶、砖茶等。

四川藏茶是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因畅销藏区而得名,原产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麓过渡地带雅安蒙顶山,古称“青衣羌国”,位于北纬30°黄金产茶带。

此地四季分明,卜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雨、多云、多雾;年日照时长仅800~1050小时,年均相对湿度达80~83%,更有“西蜀漏天”、“雨城”之称。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四川蒙顶山成为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人工植茶最早的地方,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西汉年间(公元前53年)就在蒙顶山上种植茶叶的吴理真,更被称为“茶祖”。

四川藏茶的制作技艺,主要依靠茶号和茶厂的传统艺人、工匠在加工过程中代代口授心记,近代始才有文字记载。

相传在茶马交易早期,从茶叶的集散地四川雅安出发,人措马驮抵达西藏至少有2~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遮阳避雨的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因此“藏茶(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

经过茶艺人的进一步钻研,在初制或精制过程中增加陈茶、渥堆等工序,不断调试茶叶发酵节点,优化茶叶色泽、口感,于是就产生了藏茶(黑茶)。

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发酵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型宴好制而成,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特色。而且由于持续发酵的原因,极具收藏价值,藏茶也是古茶类中收藏价值最高的茶种。

藏茶自出现以来,就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明《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

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调和、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所以要从汉区贩茶到高原,就形成了西北少数民族生存的补给线,所以藏茶也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

一千多年的饮用实践证明,藏茶可为高原生活的人们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分,促进摄入体内的牛、羊肉、奶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有抗高血压、高血脂,清除胆固醇沉积等作用。

现代医学也证实,在青藏高原,强辐射,高寒缺氧的环境下,藏民饮食以牛羊肉、奶酪、酥油和青稞为主。但海拔2500米,水温沸点一般在65-80度左右,所以藏族同胞煮熟的食物其实都是半生熟的,但他们很少出现三高症或消化不良。究其原因,发现与他们时刻不离的藏茶有极大的关系。藏族谚语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而今天,人类生活质量获得飞速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都市文明病”也迅速蔓延;亚健康、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随着高速紧张的生活节奏,多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步步紧逼。

据全球前五咨询机构—德勤咨询发布的《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显示,中国三高患者人数共计3.5亿,其中患高血压人数有1.6~1.7亿人,患高血脂人数达1亿多,患糖尿病者有9240万人,超重或肥胖症有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四川藏茶制作过程中,通过多次高温渥堆发酵、加湿加温反复揉捻(馏)等独特工艺,促进茶叶中多种有益物质充分转化、氧化、分解、聚合、繁殖、稳定,促进儿茶素、咖啡碱、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以及多种真菌类物质等有益成分增加,使藏茶的营养价值更高,药理功效更显著。温胃、正气、解毒、解腻、促进消化、帮助睡眠,对抑制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现代高发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黑茶的鼻祖之四川雅安藏茶

云南的“普洱茶”缘于什么? (六)

最佳答案普洱茶是原产于普洱及周边地区的历史传统名茶。千百年来,由于普洱茶产地优越的自然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独特的加工工艺、独具匠心的造型、越陈越香的品质、多姿多彩的饮茶方式、悠久的产制历史和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使普洱茶成为最具魅力和最受国内外人们喜爱的饮料。同时,普洱茶产区又是云南多民族的聚居区,从而使普洱茶蕴藏着广泛的民族特征和丰富文化内涵。 普洱茶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记载;早在1700多年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已开始种茶。而最早在历史文献中记载普洱茶种植的人,是唐代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曾亲自到过云南南诏地的唐吏樊绰,他在其《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茶”即是指普洱茶;“银生”是唐南诏六国节度之一,“银生城”即今景东县城;“银生城界诸山”,即今景东城东的哀牢山和城西的无量山,表明这些地区在唐代已驯化和利用、开发茶叶,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作为商品,形成一定的市场。南诏时“银生节度”辖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以及大理、临沧部分地区。“散收、无采造法”指当时茶叶主要是散收,没有采用内地“蒸之、捣之、拍之、培之、穿之、封之”的制茶法;“蒙舍蛮”指当时南诏的统治民族;“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指当时饮茶的方法是将茶叶、花椒、姜、桂片等物一起放在锅内烹煮后饮用。(由于未经加工的茶叶或杀青温度不够的晒青茶叶有一种青草似的生涩味,因此,古南诏的少数民族用“ 椒、姜、桂 ”等重味佐料和茶叶一起烹煮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饮茶方法,同时,“椒、姜、桂 ”的散风去寒、温热助阳作用对生活在高原的人们也具有药理作用。)《蛮书》所载内容,明确记述了茶叶产地及创建姜饮方式的种茶人“蒙舍蛮”。从所记载产茶的区域、种茶民族推断,与后来普洱茶的主要巧洞产区是相吻合的。这也是普洱茶区产茶的最详细最可靠的记载。据此考证,普洱产茶栽培利用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载:“茶出银生诸山”。其范围包括银生辖区的哀牢、无量两大山脉及其余脉昌宽腊。思茅在唐代已盛产茶叶,今思茅市及周边地区是最早驯化和规模种植、开发茶叶的地区,有野生古茶树的景东、镇沅、景谷、普洱、澜沧等地在唐代以前就采摘利用茶叶,进行茶树的栽培、并在唐代形大宗商品,从唐以后到明清,思茅成为中国茶叶及世界茶叶的重要产区。 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称:“金齿百夷,交易五日—集,以毡布盐茶相互贸易”。表明普洱茶在当时已成为边疆各民族相互交易的重要商品。 明谢肇制在《滇略》中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明代,“普茶”—名正式载入史书。清檀萃所撰《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端、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此六茶山均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思茅厅所属六大茶山的茶叶大部分集中到普洱府,经加工精制后,运销国内外。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的记载。明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也有:“普洱茶蒸而成团,西番市之”。说明在明代普洱茶正式被载入史书,并印证了内地先进的采造、制茶法已经引入普洱茶的加工技术之中,普洱茶已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消费,普洱已成为茶叶集散中心,普洱茶开始名扬中华 前人对普洱府地区茶叶方面叙述较多,从栽培管理、采制加工、花色品种、产品流向等,都较为详尽、表明茶叶生产在当时当地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山区少数民族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清代曾任云南总督的伯麟著有《进云南种人图说》谈到“黑窝泥”(即今哈伲、爱尼人)耐滑:“采茶卖茶其业也,女子勤绩缕,虽行路不释手,普洱府属思茅有之”。文中肯定一些山区的哈尼族以采茶卖茶为生。 关于普洱茶的文史记载,除唐《蛮书》、宋《续博物志》、明《滇略》、《本草纲目》、清《普洱茶记》、《滇海虞衡志》、《普洱府志》外,民国时期有《新篡云南通志》、《云南通志长编》等书籍。 普洱茶产于何地?现在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府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因为按照自然经济时期市场形成的规律,某种物品要形成规模集散,首先是这个地方要具有一定的物品产量,其物品产量在满足自身消费后,还要有大部分变成商品进行交换,然后商贾纷纷慕名云集,买进卖出,形成贸易,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才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年间朝廷在普洱府建立了流官体制,加强对所属三厅一县一司的管理,其核心就是促进茶叶种植的科研和发展,形成大宗商品,为朝廷增加税收,承担向朝廷进贡的责任。因此,普洱府的设立对普洱地区的茶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围绕茶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普洱府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加工和贸易,普洱成了茶马古道的源头。茶学界公认,普洱茶的后发酵工艺是马帮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形成的天赐特殊工艺,拥有马帮这种特殊交通工具的是茶商,普洱就是茶商云集、趋之若骛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茶商沿着以普洱为起点的五条向外辐射的茶马古道,将普洱茶介绍、销售到世界各地,世界因此得知普洱茶。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府当时会馆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中外茶商接踵摩肩,成为了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商贸重镇。所以,普洱府不仅是普洱茶的集散地,而且是最早的原产地,对周边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因而普洱茶产于普洱,因普洱府而得名是名副其实的。 史籍中,记录了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为中国最古老的茶山和茶区,由于历史的变迁,准确定位其地理位置实非易事。是否除了六大茶山之外,其他地方就没有茶叶种植,以至于会出现“普洱不产茶”的说法,根据多年来众多科学工作者的调查和发现,可以总结性的肯定: 一是除了六大茶山之外,不仅还有分散的产区,甚至还有主产区,比如澜沧景迈千年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距今已有千年种茶的历史,这么大规模的古茶林在六大茶山中就未见其名。 二是除了六大茶山之外,还有更大生产普洱茶叶的范围,清《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当时年产茶8万担,仅公元1661年从普洱运往西藏的茶叶就达5万担,古六大茶山的范围也无需用八百里来匡定。而受古代的生产水平、人口密度,古六大茶山怎么也产不了年8万担,也没有那么多劳动力。要达到“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的生产规模,就是集中了当时普洱府所辖宁洱县、思茅厅、威远厅、他郎厅、车里宣慰司一县三厅一司的生产能力才可能做到。因此,“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的范围,是今思茅全境和周边地区,只有这一范围也才能达到清代“年产普洱茶8万担”的生产能力。 三是普洱境内及邻近区域同样有着悠久的茶山种植史。根据众多茶叶工作者的调查,思茅所辖的7个县,有29处野生茶树群落,总面积约7万亩。已发现并经专家验证的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2700余年野生古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古茶树王。普洱位于中国云南西南边陲,这里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茶叶种植的条件。普洱境内及邻近几个县(景东、景谷、镇沅、澜沧、江城等)野生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和栽培型或接近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林普遍分布。普洱县有困卢山、板山两棵千年野生古茶树;澜沧邦崴有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景东花山、景谷秧塔、普洱困卢山都有400多年的栽培型古茶树;澜沧景迈芒景千年栽培型万亩古茶园更是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栽培型古茶树的博物馆,这些都是普洱地域有着悠久的较大规模的茶叶种植史的活佐证。说明在普洱茶的发展和兴盛进程中,今普洱县及周边地区一直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同时,普洱府产茶的历史也是有据可考的。据《茶王赋》记载:普洱贡茶首推西门山茶,西门山亦称普洱山、天壁山。史料云:“普洱山在云南宁洱县境,山产茶性温味香,异于他产,名普洱茶”,道府官员用以入贡,称为“众茶之冠”。此外,位居第二的是板山茶,此处原是满山茶林,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板山茶农不堪官府压榨,揭竿反抗,后清政府派清军血洗板山,板山茶农被清军镇压,茶树也被砍光。以后普洱茶农便以茶叶加工和集散为主,因为加工和贸易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普洱茶的原料生产便向周围其他地方转移,可见普洱茶不产于普洱之说是不能成立的。普洱茶的生产范围应该是包括普洱及六大茶山的广大地域。 普洱茶,源于清朝设普洱府而列为贡茶,并在此后有更大发展。《普洱建置历史沿革》载,古普洱地方至元朝未独立设府也无“普洱”地名。到明朝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起用“普耳”为名。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改称“普洱”。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普洱设元江分府,管辖思茅、普洱等13个版纳。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实施“改土归流”后设置普洱府(府台驻今普洱县城)。那么,哪些地方属于古普洱府辖地呢?据《新编云南地州市县情》中记述:“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置普洱府,领1县3厅1司,即宁洱县(今普洱县)、思茅厅(今翠云区)、威远厅(今景谷)、他郎厅(今墨江县)、车里宣慰司(今西双版纳州);乾隆、道光、光绪先后设景东、镇沅、镇边3个直隶厅,其中镇边直隶厅辖今澜沧、西盟、孟连3县及双江、沧源部分地区”。可见,普洱府按今天的行政区划,主要包括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及临沧市部分地区。普洱府大部份地区属于今天的思茅市所辖区域,普洱府治所也设在今天的普洱县城内。普洱茶在历史的长河中,以普洱为中心源源不断的向外扩散发展,同时,先民们把勤劳智慧和劳动技能运用到茶叶生产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在商品交易的推动下,充分利用了云南大叶种茶树的独特优势,在特定的地理、气候和特定的运输过程中,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享誉国内外 质优味淳的普洱茶,从而奠定了普洱茶的历史地位。

感谢您阅读本文,《茶叶的源头》内容已为您呈现。敬请关注www.entea.com.cn,获取更多有趣的生活资讯。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茶叶的源头
本文地址:https://www.entea.com.cn/cyjk/11528.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