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茶恩阁 > 茶与健康 > 茶的物质文化~茶文化物质文化

茶的物质文化~茶文化物质文化

浏览数:

谁知道茶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茶道是怎样一种精神气韵? (一)

谁知道茶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茶道是怎样一种精神气韵?

贡献者回答茶道概述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茶禅。茶趣即饮茶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和精神乐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茶德即茶之功德。陆羽同代人刘贞亮提出的"茶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茶禅是以阐释茶与佛门之密切因缘。

真意乃茶禅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境界。禅在梵语中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在品茶的精神境界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说:"从一粒砂看世界"。但几乎每位爱好绿茶或乌龙茶的东方人都不难体会出----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如果你嘴里含上一口西湖龙井茶,茶汤的气韵,即很容易在你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乡温柔而秀丽的风光;如果你入口的是安溪乌龙茶、碧天峰铁观音,那么,你看到的将是高山顶上的蓝天白云,同时随着芬芳的茶香与茶气,让你仿佛身处高山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气息。

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地微妙变化着的真味,真香与气……不失为回归自然的一种简单法门。那么,茶是如何能给予人这一切的呢?除了自然的奥秘以外,就是人为的配合。茶可独酌,也宜共饮,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消除烦虑,使人抛却是非心、名利心。"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虽不及酒后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但三两良朋,沏茶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闲话家常、天南地北、气氛更为和乐,主客更能曲尽情意,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

中庸、和谐与茶道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象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水火本来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茶道,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过年过节,各单位举行"茶话会",表示团结;有客来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与尊重。常见酗酒斗欧的,却不见茶人喝茶打架,那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这种和谐、友谊精神来源于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有关茶的问题 (二)

贡献者回答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这些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茶的确是天然的保健饮料。同时,茶本身又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茶在肉体健康和精神内涵等方面,全面提升生命的层次。 一、茶的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他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二、茶的作用: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值从而成为应付胆固醇过多的最佳饮料。茶产地的脑中风死亡率显著低落,狭心症、心肌梗塞因维他命C缺乏而死亡率愈高。 三、茶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铰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稗益。 使血液清净保持弱碱性是茶的秘密。绿茶可使香烟的害处减至最低限度。 四、茶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五、茶的作用: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治愈率达90%左右。 六、茶的作用:有助于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睑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喝茶皮肤会黑乃是无稽之谈,只有绿茶才有预防黑色素沉淀的丹宁。 七、茶的作用: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八、茶的作用: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九、茶的作用: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当今时尚语言说,就是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谓"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这里。 绿茶是控制卡路里(节食)时不可或缺的。乌龙茶可免除肥胖的烦恼。 十、茶的作用: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毫克~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分。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水溶性氛1毫克~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学生中进行"饭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另据有关医疗单位调查,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为什么说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 (三)

贡献者回答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不仅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诞生,而且也意味着我国文人茶饮活动集团的形成。饮茶这一风俗在中唐后便流行于文人士族之间,而我国的茶文化体系也自此更具文化性与内涵性。

唐朝是我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阶段,宋朝茶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茶文化的兴盛,并且为明朝茶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茶以雅志”的文化风尚也成了文人墨客竞相追逐的人生境界,饮茶被视为精神享受与修身养性的统一体。

唐宋时期出现了诸多咏茶名诗,其中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以及苏轼的《咏茶》一直为人所称颂。

然而,咏茶诗的发展巅峰期却是在明代,“吴中四才子”的茶诗备受世人推崇,无论是其主旨内容还是核心思想抑或是艺术境界与思想情感的表达都颇具历史时代性。明代茶诗也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所承载的物质文化情趣,而成为了中国茶诗史上一朵瑰丽的仙葩。

明代的茶以及茶文化相较于唐宋两朝都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明朝初年,茶叶形式依然以团饼为主,明太祖从休养生息的角度出发,对茶叶制作进行了改进并创制了芽茶。茶叶形式的革新客观上推动了明朝制茶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茶叶品种愈发多样化,黑茶、青茶和红茶以及花茶都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茶叶种类体系。

其实,明朝茶文化最显著的变化是茶叶冲泡方法的改变,唐宋时期的茶叶冲泡以煎茶法与煮茶法为主,而明代则直接以沸水冲泡茶叶,简化了茶叶冲饮的方式,使得品茶艺术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明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其在汲取了宋朝文人治国而乱政的教训之后对文人一度实行压制政策,于是文人士大夫的政治抱负无处实现,在一腔报国热情冷却后转而埋头于琴棋书画的研究中,以诗画表达自己的人生志趣,而作为高雅文化象征的茶则成为了文人聊以自慰的最佳选择,以茶表现自我,以茶诗抒发其志向,以茶画勾勒其心中理想,茶文化便成为了明代文人们的精神寄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之后,是否对您有所启发呢?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www.entea.com.cn,小编期待您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茶的物质文化~茶文化物质文化
本文地址:https://www.entea.com.cn/cyjk/17556.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