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茶恩阁 > 茶叶知识 > 茶薪菇~茶树菇是什么?

茶薪菇~茶树菇是什么?

浏览数:

茶树菇是什么? (一)

茶树菇是什么?

贡献者回答茶树菇,原为江西广昌境内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

从生物学的定义上来看,是这样的:

中文学名:茶树菇

拉丁学名:agrocybe aegirit

别称:柱状田头菇、杨树菇、茶薪菇、柱状环锈伞、柳松菇、柳松茸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Eumycota)

亚门: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纲: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亚纲: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

目:伞菌目

科:粪锈伞科

属:田头菇属

分布区域:江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浙江、西藏

营养成份:天门冬氨酸、谷氨酸

功效:补肾滋阴、健脾胃

特征: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cm,表面平滑,初暗红褐色,有浅皱纹,菌肉(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白色,有纤维状条纹,中实。成熟期菌柄变硬,菌柄附暗淡粘状物,菌环残留在菌柄上或附于菌盖边缘自动脱落。内表面常孙腊长满孢子而呈绣褐色孢子呈椭圆形,淡褐色。

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饥凳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茶树菇与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柱状环锈伞、柳菌、柳环菌(贵州、云南)、柳松茸(日本与中国台湾省)属于同一物种。但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柱状环锈伞、柳菌、柳环菌(贵州、云南)、柳松茸(日本与中国台湾省)等品种,与茶树菇在形态、品质上有较大差异。

习性:茶树菇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热带地区却罕见,极冷极热的气候条件都不适合发育,茶树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养方法来进行栽培。

茶树菇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于小乔木类油茶林腐朽的树根部及其周围,生长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及中秋前后。砍伐老林后的再生林中较多发生。由于油茶树木质坚硬,腐朽慢,因此茶树菌丝体的生长周期特长。

据调查,野生茶树菇的发生往往受上一年降水量的影响。即上一年的降水量多,第二年3月份前又是适量的降水,那么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就会有大量的茶树菇发生。如果第一年降水较少,第二年3月份也比较干旱,那么即使第二年四五月份降水较充沛,茶树菇的发生也较少。正是由于发菌时间长,有利于菌丝聚集能量和蓄积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充足营养物质,才形成了营养丰富、清脆爽口、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外形美观、香气独特的菇中珍品――茶树则肢滑菇。

油茶分布于酸性红壤和黄壤的中南亚热带常绿叶林带,油茶分布的范围,包括江西、福建的武夷山区,湘、鄂、浙等省的山地和丘陵,云贵高原及黔桂山地。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为10-20℃,但大部分在18℃;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4℃,南部可达10℃。一般冬季均无严寒,无霜期长达300天。年降水量大部在1500毫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四季云雾缭绕,有利于油茶树枯干的腐朽,极宜于茶树菇菌丝的生长发育和优质菇的形成。正是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才造就了茶树菇这上难得的山中珍品。

茶树菇南方什么时候种 (二)

贡献者回答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自生于油茶树上,肉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茶树菇干品、鲜品的出口和内销都非常受欢迎。

1、种植房选择:无论是室内菇房或野外菇房和塑料大棚均可。菇房要求保温、保湿、通风、采光合理。

2、栽培季节:根据茶树菇最适温度20℃枝销塌至28℃的生物学特性要求,栽培季节安排在春秋季节为宜。实践证明,茶树菇在高温季节过后气温降至28℃,低温季节温度升至20℃时,将形成大量子实体,由此可见,马龙县的独特气候非常适宜周年生产茶树菇。

3、菌袋工艺:茶树菇菌袋生产工艺流程:配料→搅拌→装袋→灭菌均按常规操作。栽培袋规格:立袋栽培常用15厘米×32厘米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

4、接种培养:首先选择质量好、菌龄不超过80天的适龄菌种。接种后将菌袋放入菇房的架上培养,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3℃至25℃,相对空气湿度不超过70%,弱散射光。发菌期若遇高温,注意疏袋散热,加强通风降温。

5、出菇管理:方法是把袋口解开,拉直薄膜,上面覆盖报纸。此阶段室内保持温度20℃至28℃,空气相对湿度70%至75%,开口后不宜直接喷水,以免感染杂菌。只要温度、湿度适合,开口后15至20天内开始陆续出菇。从菇蕾到采收一般需要5至7天。第一潮菇不许过多喷水,为下潮菇积累营养。15天后再逐步提高温度到第二潮菇长出,时间间隔约需5至15天。以后再按上述方法管理,生物转化率可达80至120%。

6、病虫害防治:主要靠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消毒工作。发现杂菌及时处理,因为茶树菇出菇的气温较高,容易产生虫害,可用菊脂类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茶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属伞菌目,粪伞科,田蘑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茶树菇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中医认为,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一、生长条件

1.营养。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提供作为碳源。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2.温度。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在PDA培养基上,在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就能萌发,经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猛圆零下4℃可保存3个月。子实体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

3.水分。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斗漏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长产品保鲜期。

茶树菇出菇期管理细致,茶树菇出菇期如何管理? (三)

贡献者回答茶树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食物,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味道鲜美,酥脆可口,药用价值高,保健功能好,是名贵的食用菌之一。茶树菇出菇期怎么管理?当菌袋中充满菌丝时,约10天后,积温1600-2000℃时,移入事先消毒过的工厂的开口处。开袋前,用0.5%高锰酸钾液冲洗袋口,干燥后,用小口约3厘米的刀片将袋口顶部切开或切掉穿刺口上方的薄膜袋,盖上薄膜。

室内温度保持在20-28℃,空间相对湿度为70-75%。开启后不宜直接喷水,以免感染杂菌。如果开放5天后湿度过高,早晚通风10-15分钟,湿度过低,可以喷水加湿房间;开放局森丛后12-16天,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80-90%进行空间喷洒。对大量出菇的要求提高到90-95%,不超过97%。菌丝由营养生长期变为生殖生长期,物质表面颜色发生变化。初期出现黄水,然后出现暗褐色斑块,再出现小蘑菇芽。

接种后需要将室温调至25~27℃,使菌丝健康生长。当菌丝长到物质深度的1/2时,其生长开始变慢。这时,松开袋口的系绳,或在菌丝生长前1.0~1.5厘米内春掘刺破1~2排微孔,以增加氧气。产卵期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而且不要有太亮的光线,门窗也需要一定的遮阳。室外菇棚装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场地布置成宽30厘米、高15厘米的床,在床上铺一层沙子桐樱,然后铺两层薄膜,将菇袋两端的袋口切开,堆放在床上。蘑菇袋的堆放方向应与蘑菇棚的门窗方向一致。切袋和出袋同时进行。

茶树菇的出菇管理不是很复杂。出菇期间棚内温度保持在15~26℃,最佳温度为20~24℃。原基形成后,需要增加喷水次数,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前期主要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中后期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子实体生长期间呼吸旺盛,出菇期间应增加菇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出菇期间,照度应保持在500~1000lx,生长期不得随意移动袋,不得干扰菇棚光源。茶薪菇可以连续收获3~4个潮菇。

茶薪菇栽培时应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四)

贡献者回答(1)从目前应用的茶薪菇菌株看,其抗逆能力较弱。表现在相同营养和环境条件下,其菌袋成品率明显低于其他扮拆菇类。茶薪菇是中偏高温型菇类,基质含氮量随着气温笑袜的升高明显影响菌袋成品率,同时,含氮量增加也明显延迟初潮菇的形成。当培养基中含麸皮30%和玉米粉5%时,比含麸皮15%和玉米粉5%的生殖生长延迟1个月。因此,可通过控制适宜含氮量和菌种选育工作来不断提高其抗逆能力。此外,茶薪菇菌丝适宜酸碱度范围广,可在pH4~9范围内生长,最适pH5~6.5,因其菌丝碰缺激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较少,在调制基质pH要特别注意不宜偏高。

(2)目前茶薪菇的单产不太高,生物学转化率大致为60%~90%。分析原因:一是产量与使用氮源添加物的种类及其添加量有密切关系,如添加物为麸皮时,添加量30%最佳,其产量为添加量10%的2倍。添加物为麸皮、混合饲料、油粕的产量高于添加物为米糠和玉米粉。二是茶薪菇因菌丝呼吸量大,栽培袋基质容易失水收缩,除配制基质时含水量可达65%~75%,通常采收二潮菇后,料中含水量已低至难于供应子实体生长,这时可采用脱袋覆土法保湿,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杨树林里生长的蘑菇什么样子,是什么菌 (五)

贡献者回答杨树菇。

我国著名蕈菌专家陈士瑜(2001)指出:“有的学者认为杨树菇与自然发生在油茶树上的茶薪菇Agrocybe chaxingu Huang为同一种,因而出现在许多文献上的“茶薪菇”实际上是指杨树菇。我国著名蕈菌专家陈士瑜(2001)指出:“有的学者认为杨树菇与自然发生在隐巧油茶树上的茶薪菇Agrocybe chaxingu Huang为同一种,因而出现在许多文献上的“茶薪菇”实际上是指杨树菇。杨树菇子实体丛生或散生, 菌盖初为半球形。

直径1~1.5cm, 后平展, 直径3~6cm, 盖面湿时粘, 干时有光泽, 初呈暗红褐色, 后变为褐 色或浅黄褐色, 边缘淡褐色, 有浅皱纹; 菌肉白 色; 菌褶直生, 密集, 幅宽, 初时色淡, 后仔携肆期着生 孢 子 , 呈 锈 褐 色 , 菌 柄念轿 长3~10cm, 粗0.3~1.2cm, 中实, 纤维质、脆、嫩, 表面有纤维状条纹。菌环 膜质, 生于菌柄上部, 白色, 上面具细条纹, 往往 落满包子而呈褐色。孢子平滑, 椭圆形, 浅褐色, 孢子印深褐色。

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六)

贡献者回答茶薪菇又名茶树菇,其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环境条件

茶薪菇菌丝生长温度为3~35 ℃,最适生长温度为23~28 ℃。温度在30 ℃,菌族敬丝长势减弱甚至停止。子实体分化发育温度为23~26 ℃,最适温度为18~24 ℃,温度较高或较低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据试验,温度在20 ℃左右时出菇最好,从现蕾至成熟约10 d.茶薪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bf}~65{bf}.菌丝生长时的空气相对湿度以65{bf}~70{bf}为好。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过分明亮的散射光对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茶薪菇为好氧菌,对CO2十分敏感。通风不良,CO2含量过高,菌柄细长,菌盖发育受阻,易开伞或致畸形。菌丝体可在pH值4~7范围内生盯桥长,以pH值4.5~5.5生长最好,pH值低于4或高于7时菌丝均会生长不良。

2、栽前准备

茶薪菇有室内层架立袋出菇、脱袋覆土出菇、菌墙式袋栽法等栽培模式。春栽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制袋接种,4-5月出菇;秋栽于8月底和9月初制袋接种,10-11月出菇。茶薪菇袋栽通常在室(棚)内出菇。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交通方便、近水源、周围无污染的场所建造简易菇房,结构以砖瓦结构为最好。在菇房或菇棚内可设置床架。丰县通用的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40{bf}、棉籽壳30{bf}、麦麸16{bf}、玉米粉8{bf}、菜籽饼粉4{bf}、石膏1{bf}、白糖0.5{bf}、磷酸二氢钾0.4{bf}、硫酸镁0.1{bf}.

3、菌袋制作

按常规称量配料,调含水量60{bf}左右,料水比约1.0∶1.2,灭菌前pH值7左右。待水分渗透均匀后及时装袋。卧袋栽培通常采用规格为15.00 cm×55.00 cm×0.04 cm的低压聚乙烯筒膜袋装料,每袋装干料700 g.高温灭菌的具体操作为:开气阀加热,待压力上升到0.8~1.1 kg/cm2、排出的气体达107 ℃时,控制2~3 h,保证锅内的热量有足够时间穿透料袋,袋内外的温度一致后再加温,使压力上升到1.5~1.7 kg/cm2、保持105~120 min.开始升火时,烧大火猛攻,要求点火后2 h袋内中心温度达97~100 ℃,然后保持15~18 h[1-2].中途不能停火,不能降温,保持文火,保持100 ℃。培养好的原种和栽培种,菌丝粗壮浓白,待料温冷却到28 ℃时在菌袋两端接种。也可在灭菌后,将打孔、接种同步进行。接种后用透明胶带贴封接种孔。每瓶菌种可接种25袋。

4、发菌管理

接种后前3 d,室温调节到25~27 ℃,使菌丝生长健壮。当菌丝长到料深的1/2时,其生长开始变慢,此时松动袋口扎口绳,或在菌丝生长前方的1.0~1.5 cm内穿刺1~2行微孔增氧。发菌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70{bf}左右。且不可有过分明亮的光照,门窗要遮光。

5、催蕾管理

室外菇棚排袋方法如下:将场地整理成宽30 cm、高15 cm的畦床,床上铺1层砂土,再铺2层薄膜,将菌袋两端袋口割开堆放到畦床上。菌袋堆放的方向,应与菇棚的门窗方向一致。割袋与排袋同时进行。菌袋开口前,用34{bf}石炭酸液或溴氰菊酯(敌杀死)3 000倍液、乐果2 000倍液对菌袋消毒和场地灭虫处理。用锋利小刀沿扎口绳将袋口薄膜割掉[3].割袋之后,随着菌丝体褐化时间的延长和颜色的加深,袋口周围表面会形成1层棕褐色的菌皮。转色正常的菌皮呈棕褐色和锈褐色,具光泽,出菇正常。结合菌袋转色,连续3~7 d拉大温差,使昼夜温差达8~10 ℃,直到出现许多白色粒状物,并分化成菇蕾。

6、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菇棚温度保持在15~26 ℃,以20~24 ℃最好。原基形成后,要增加喷水次数,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bf}~90{bf}.前期主要是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中后期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子实体生长期间呼吸作用旺盛,在出菇期间,要加大菇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4].出菇时光照度保持在500~1 000 lx,在生长期间不要随意移动菌袋,也不可使菇棚的兆则慎光源紊乱。茶薪菇可连采3~4潮菇。每采完1潮菇,将袋用塑料薄膜盖好,停水7~10 d,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0{bf}~75{bf},采菇处创面愈合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催蕾。

7、采收及保鲜

当菌盖颜色由暗红褐色变为浅肉色、菌膜尚未破裂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要求整丛或单株一次性采下,随即切削菇脚。将鲜菇放在15~20 ℃的空调房内风干至8成干,然后用塑料袋或泡沫塑料箱包装,在袋口或箱口用4~6层吸水性好的卫生纸盖好,密封冷藏,保存温度为5~10 ℃。在运输过程中,将菇体适当压紧,防止在包装容器内震动。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茶薪菇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茶恩阁的其他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茶薪菇~茶树菇是什么?
本文地址:https://www.entea.com.cn/cyzs/18209.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