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茶恩阁 > 茶文化 > 每种茶的泡法:各种茶的泡法与喝法

每种茶的泡法:各种茶的泡法与喝法

浏览数:

茶叶的泡法与喝法 (一)

茶叶的泡法与喝法

优质回答1、习惯于泡浓茶

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5-8克左右的茶叶,白茶3-5克。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2、泡茶时间过长

茶叶浸泡1分钟以内饮用最佳,有些只需几秒或10几秒就可出水,不宜久泡。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他可溶性物质浸泡出来。

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味。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3、用保温杯泡茶

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茶水较游卜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

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4、扔掉泡过的茶叶

大多数人泡过茶后,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样是不经济的,可以把茶叶咀嚼后再将茶叶吐掉,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他营养物质。

5、用沸水泡茶

用沸腾的开水泡茶,要因茶而异。泡黑茶、红茶、青茶或白茶中的贡眉、寿眉,可以用沸水冲泡,水温高才能泡开茶叶,让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充分释放。

但如果是黄茶、绿茶,用沸水冲泡则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

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说了这么多错误的泡茶方法,那改如何正确泡茶呢?怎样泡茶才能使口味更好呢?

根据茶叶的品种不同,冲泡时方法也略有不同:

绿茶:

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

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

冲泡绿茶最好用瓷杯。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绿茶一神迹穗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红茶:

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

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

红茶可以用玻璃杯来冲泡,这样能欣赏到茶叶在水中的翻滚舒展。

具体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泡红茶要盖上盖子,这样茶香会更浓郁。

乌龙茶:

用沸水多次冲泡。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

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泡乌龙茶最好用紫砂壶,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

黑茶:

先洗茶,再沸水冲泡。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州余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二)

优质回答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不同茶叶有自己不同的冲泡方法,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吧!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红茶

与绿茶不同的是,红茶泡得时间越长,越有益健康。美国营养学教授埃迪·巴伦博格表示,高水温时间长浸泡反而能够促进红茶内黄酮类保健物质的有效溶出,不但让滋味和香气更浓,还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保健功能。功夫红茶可冲泡3次-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次-2次。最好泡够5分钟。

碧螺春

碧螺春芽叶小而细嫩,如冲泡时间恰到好处,才能清汤绿叶、口感香醇。如泡得时间过长,不仅汤色会变黄,而且新鲜度也大打折扣。通常采用玻璃杯泡茶,即先冲水至七分满,再投茶,泡法过程中,用玻璃杯泡茶时切忌用手握杯身,一是避免烫伤,二是租悔避免泡茶过弊尘正程中手纹印在杯壁上,有不洁之感。冲泡时,泡两三分钟即可。

龙井

冲泡龙井、黄山毛峰前,先给杯子里倒点开水,把茶叶浸泡一下,闻到淡淡的清香后,再加水,盖上盖子泡4分钟。泡够这个时间,茶叶口感更好,其中的有益成分也能有效析出。喝的时候,不要等杯里的水全喝完再加水,喝一半时就加满水,这样可以保持浓郁的口感。龙井茶的冲泡,一般选用无色透明、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或青花白瓷茶盏。每杯撮上3克茶,加水至茶杯或茶碗的1/5---1/4。水温则掌握在80℃左右,让茶叶吸收温热和水湿,以助舒张。水温过高,嫩芽叶会产生泡熟味;水温太低,则香气、滋味透发不出来。再冲泡时提壶高冲,水柱沿杯碗壁冲入,茶与水的比例掌握在1:50,水仍在80℃左右。

普洱茶

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类,原料较为粗老。一般泡5分钟,香味就出来了,兄轮与茶饼相比,散茶更容易出味。“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须经历较为剧烈的沸水冲泡过程,才能使所含成分充分溶出。散茶容易出味儿,而紧压砖茶还要经过烹煮。也正因如此,冲泡普洱茶最重要的步骤是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第二道茶不仅滤去了茶叶上的杂质,而且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常为5分钟。

绿茶

冲泡约三次,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水入杯内至总容量的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经过三次"高冲",使杯内茶叶上下翻动,杯中上下茶汤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表示礼节,对客人到来以示欢迎。冲泡过程,要求水壶高悬,使水流有冲击力,并有曲线的美感。绿茶之所以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病毒等保健功能,主要是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一般来说,绿茶冲泡水温以80℃为宜,水初沸即可。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最好现泡现饮。绿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以1:50为宜,常用3克茶叶冲水150毫升,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黄茶和白茶的'冲泡方法与此接近。

泡茶的基本知识:

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菌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用水

中国人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好茶还需好水泡。

泡茶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如青海昆仑山天然矿泉水、河南太行八里天然矿泉水、青岛崂山天然矿泉水)。

多数人是用沸腾的自来水泡茶,如果有条件可将自来水静置20小时左右,挥发水中的消毒气味后再用较好。水质不佳,可以多煮一会,沉淀杂质,消除异味。纯净水是泡茶的好水,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也很不错,远离人口密集的江、河、湖水,也不失为沏茶的好水。古人推崇的雪水、雨水,但是如今因为水污染,在多数地区已经不再有好水了。

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茶、水、器之间的关系就有很多记述,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用水的原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这类茶、水的最佳组合。

;

各种茶叶的正确冲泡方法 (三)

优质回答茶的不同冲泡方法

绿茶:用80℃~85℃的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非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和碧螺春。这种茶比较嫩,不适合用开水冲泡。适宜温度为80℃~85℃,茶水比为1:50,冲泡时间为2~3分钟。现在泡着喝最好。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茶多酚会被破坏,茶汤不仅会变黄,而且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消散。最好用瓷杯冲泡绿茶。冲泡时,先用1/4的水湿润茶叶,然后用水冲洗20秒或半分钟。一般绿茶是不盖的,不然茶汤会变黄。

红茶:先用热水泡一杯,再用开水冲泡。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功夫红条茶和红碎茶。与绿茶不同,高水温浸泡能促进有益成分的溶出。所以红茶最好用刚烧开的水冲泡,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3~5分钟。高档功夫红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最好用玻璃杯冲泡红茶,这样可以享受茶叶在水中的翻滚和舒展。具体方法可采用浇注法。先在杯中倒入约1/10的热水烫杯,然后倒入3-5g茶叶,再沿玻璃壁倒水冲泡。盖上红茶,让它更香。

乌龙茶:用开水多次冲泡。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茶壶或者有碗盖的杯子,而且要用100℃的开水。乌龙茶抛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比用的壶或碗多一半或一半,泡好后盖上盖子。泡乌龙茶的时候,旁边要有一个水壶。水开了,要马上倒,第一泡要倒出来。你可以用倒出来的水把所有杯子都弄湿,然后倒进开水里喝。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冲泡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红茶:先把茶叶洗干净,然后用开水冲泡。红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仍能自然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越陈越香。以普洱茶为代表的红茶,也要用100℃的开水冲泡。第一次冲泡红茶时,用10~20秒快速洗茶,即先将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稍后倒掉水,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既过铅喊滤掉了茶叶中的杂质,又使茶汤更加醇厚。后续冲泡时间一般为2~3分钟。普洱茶一般用专业茶具冲泡,如茶壶、茶杯,用量一般是绿茶的两倍。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为了保持茶叶的清香,最好使用金属离子含量低的“软水”,比如纯净水、优质矿泉水等。猜激陆

再爱也不要喝变质的茶

茶叶不易妥善保管,容易吸潮发霉,而有些人出于对茶的爱,又舍不得扔掉发霉的茶叶。变质的茶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绝对不能食用。如果优质茶叶浸泡后放置时间过长,茶汤也会因氧化和微生物繁殖而变质,这样的茶不能再喝了。

头道茶

因为现代茶叶在种植、加工、包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农药、化肥、粉尘等物质的污染。第一口茶其实就是洗茶的水,所以要尽快冲进开水,这样泡出来的茶才是最卫生的茶。焦茶

炒多了的茶叶失去了营养,味道不好。

茶叶冲泡时间长

如果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脂类、芳香物质等会自动氧化,不仅使茶汤颜色变深、口感变差、香气降低,还会失去其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和氨基酸因氧化而减少,茶汤的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过长,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多,非常不卫生。

凉茶

茶宜湿热饮之,而凉茶有寒滞痰积之弊。也就是说,温茶、热茶能使人思路清晰,耳聪目明;凉茶对身体有寒凝血瘀的副作用。

茶一般是用高温水冲泡的,但是水温太热就不能喝了。太热的茶刺激喉咙、食道和胃。如果长期喝太热的茶,可能会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根据国外的研究,经常喝温度超过62摄氏度的茶的人更容易损伤胃壁,患胃病。喝茶的温度应该在56摄氏度以下。

跨味茶

有些味道是有毒的,比穗顷如油漆和樟脑。

浓茶

浓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很气人。喝浓茶会导致失眠、头痛、耳鸣、头晕,对胃也不好。有的人喝了会有呕吐感。

隔夜茶

尤其是已经变味的茶,即使没有变味,大部分还是会滋生和滋生大量的细菌。因为茶叶含有大量蛋白质,大部分不溶于热水,残留在茶叶中。水温高了,茶叶上的蛋白质就会腐烂。放置一夜后,会有一种酵素菌。同时,茶叶中残留的大量单宁酸会变成具有刺激性的强氧化物,刺激肠胃,引起炎症。所以隔夜茶不适合喝。

当然,一成不变的隔夜茶还是有它的医疗作用的。比如隔夜茶富含酸和氟化物,可以防止毛细血管出血;如果患有口腔炎、舌痛、温疹、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生疮脓肿,可用隔夜茶治疗;眼睛发红或经常流泪,每天多次用隔夜茶洗眼能起到奇效;每天早上刷牙前后或饭后,漱口几口隔夜茶,不仅可以口气清新,还可以坚固牙齿,等等。

老人不宜喝生茶

所谓生茶,是指杀青后不经揉捻直接烘干的焙炒绿茶。这种茶外观自然翠绿,成分与鲜叶所含成分基本相同。低沸点醛醇类化合物转化挥发不多,香气严重绿。老年人喝这种绿茶,对胃黏膜刺激很大,喝后容易胃痛;年轻人喝酒后也会感到胃部不适,也就是俗称的“刮胃”如果误买了这种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可以放在不油腻的铁锅里,用文火慢慢煎,烤去绿气,产生微微的栗子香味后再喝。

泡茶的方法有哪些 (四)

优质回答泡茶的方法有哪些

我们在泡茶的时候就需要知道泡茶的方法,那么你们知道应该怎么泡茶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泡茶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泡茶的方法

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谨伏缓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厅答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祥模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菌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用水

中国人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好茶还需好水泡。

泡茶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如青海昆仑山天然矿泉水、河南太行八里天然矿泉水、青岛崂山天然矿泉水)。

多数人是用沸腾的自来水泡茶,如果有条件可将自来水静置20小时左右,挥发水中的消毒气味后再用较好。水质不佳,可以多煮一会,沉淀杂质,消除异味。纯净水是泡茶的好水,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也很不错,远离人口密集的江、河、湖水,也不失为沏茶的好水。古人推崇的雪水、雨水,但是如今因为水污染,在多数地区已经不再有好水了。

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茶、水、器之间的关系就有很多记述,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用水的原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这类茶、水的最佳组合。

时间次数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例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例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据研究,绿茶经一次冲泡后,各种有效成份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叶中最易溶于水的成份,一次冲泡的浸出率高达80%;其次是咖啡碱,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较低,约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绿茶充分,尤其是红碎茶,颗粒小,细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冲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绿茶高得多。发展后,国内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饮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质的浸出量,提高茶汤浓度。据比较,袋泡茶比散装茶冲泡浸出量高20%左右。

勿用保温杯

当今,无论蓝领、白领、离退休养老人员,还是就读学生,都习惯用保温杯泡茶。这也难怪,保温杯因其保温可靠、便于携带才得以迅速普及,因此许多人就养成了用保温杯泡茶的习惯。殊不知这样不利于营养物质的保护,甚至还会使其风味变劣。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蹂质、茶碱、可可碱、咖啡碱、芳香油以及多种维生素,因此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但如果泡茶方法不恰当,那么就往往会破坏其中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茶水的饮用价值像用保温杯泡茶就是一种不科学的泡茶方法,因为用保温杯泡茶实际上为茶叶创造了一个高温、恒温的浸泡环境,其结果是使茶叶中的维生素大量破坏。同时芳香油大量挥发,茶碱和靴质等大量溶出。这样不仅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而且还使茶水变得苦涩乏味

所以,用保温杯泡茶是不可取的。如果外出时需要携带茶水,那么最好先用茶壶沏好,然后待水温降低后再倒入保温杯中。

泡茶的条件

泡茶必备的五个条件:水质、心情、时间、茶量、水温。

泡茶的基本要点:饮功夫茶的四种说法。

品:鉴别茶业的优劣。

缀:一般用小壶冲泡,用小杯品茶。

饮:生活中喝几小口。

喝:为了解渴,一大碗喝下去。

若琛出功夫茶的特点:“热”。

温润泡:冲洗干茶,并让茶叶吸取一定的温度,让茶叶色香味更容易发挥。

功夫茶一泡只冲四次。

一为皮;二三为肉;四为极。因四冲之后,茶素基本上没有了。

洒茶四字诀:低、快、均、尽。

低:洒茶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不尊敬,

快:使香味不容易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匀:最重要表示对客人一视同仁。

尽:单宁酸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悬壶高冲:让开水有利于激荡茶叶,使茶香味更容易发挥,由于茶香精的迅速发挥,单宁酸来不及溶解,茶汤不会苦涩。

重洗仙颜:(观看茶熟)

1、使热气内外加攻,逼使茶香精迅速发挥。

2、小停片刻,壶身水分全干,即是茶熟。

3、冲去壶外茶沫。

关公巡城:平均分配茶汤。

韩信点兵:滴滴是精华。

细品佳茗: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能辨别其回味,口鼻生香,润喉生津,周身舒坦、提神。

泡茶的基本常识

一:选茶。不同的茶叶冲泡出不同的茶香、功效,甚至熏陶出别样心情。比如说,绿茶能排毒,红茶能调理虚弱的身体。而乌龙茶助减肥,花茶能理气疏肝。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便开始下一步。

二:茶具。冲泡茶叶的茶具,以紫砂壶和瓷器杯为佳。当然日常时候用的玻璃杯也很好。前者的茶具好处在于透气性比较强,茶叶不容易产生变味。

三:水。对于我们普通的大多人民来说,用自来水来泡茶是最常见的了。自来水泡茶最好先将其放于容器当中存储一天后在煮沸泡茶。泉水泡茶最佳,其次是江河湖水,而后是井水。

;

感谢您的阅读,《每种茶的泡法:各种茶的泡法与喝法》的内容已为您呈现。期待您关注www.entea.com.cn,获取更多的有价值、贴近生活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每种茶的泡法:各种茶的泡法与喝法
本文地址:https://www.entea.com.cn/cwh/7489.html

TAG: